2022年第3期 总第641期
目 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22年春节、“两会”及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视频会议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22年春节、“两会”及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要求,重点部署2022年春节、“两会”及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景波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骞出席会议。
★增加4700万吨 我国“优质粮食工程”成效显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旨在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的“优质粮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优质粮食工程”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方面内容。最新发布结果显示,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已实现增加4700万吨的预期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谋划一批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项目,实现粮食安、产业强、农民富。
★吉林省吉林市粮食收购市场平稳农民择机择价适时售粮 当前,吉林省吉林市粮食收购市场平稳,农民择机择价适时售粮。从总体上看,吉林市粮食质量好于上年,三大主粮种植面积同比增长2.7%,粮食收购量大于预计商品量,准备收购仓容大于周转库存量,普通水稻和优质水稻开秤价格均略低于上年,标准水分玉米开秤价格高于上年。同时,深入粮食收购企业,检查粮食收购统计情况,并形成全市粮食入库情况说明,为研判粮食收购形势提供数据支撑。
★1-11月份中国大米进出口数据 据海关统计,1-11 月累计,我国大米进出口量同比均增加。11 月份,我国进口大米 48.50 万吨,环比增 54.6%,同比增 25.3%;出口大米 16.10 万吨,环比减 23.0%,同比增63.3%。1-11 月累计,进口大米 438.4 万吨,同比增 96.8%;进口额 19.69 亿美元,同比增 73.2%;出口大米 222.2 万吨,同比增 1.2%;出口额 9.33 亿美元,同比增 9.4%。
★主产区秋粮收购进度(1月15日) 截至1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2715万吨。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604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223万吨。累计收购粳稻3355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008万吨。累计收购玉米6569万吨。累计收购大豆187万吨。
春节假期临近,我国北方产区农户玉米售粮逐步放缓,市场即将进入假期模式,玉米市场总体购销趋于清淡,粮价大幅波动概率明显降低,预计节后玉米价格将在多空因素博弈中稳中小幅震荡。
“大雪”节气过后,国内玉米市场在东北粮价回暖的情况下,南方港口粮价有所反弹,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走势分化。不过,春节临近,市场总体购销趋于清淡,粮价大幅波动概率明显降低。
玉米市场行情有所分化
春节假期临近,我国北方产区农户玉米售粮逐步放缓,而深加工企业节前备货收购需求较好,贸易商入市意愿有所回暖,东北多地玉米价格反弹,华北因降雪天气扰动上量,局部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从时间周期上来看,市场即将进入假期模式,节后华北余粮仍将出售,市场未来供应预期依旧存在,预计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以震荡为主。
截至目前,黑龙江深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挂牌价2330~2420元/吨,吉林主流挂牌价2430~2470元/吨,周环比稳中有升10~20元/吨;山东玉米挂牌价2590~2820元/吨,下降10~90元/吨,关内外价格较上年同期低200元/吨左右。北方港口集港价格小幅反弹至2600元/吨上方,南方港口价格跟随北方港口小幅走强,其中广东港口二等玉米提货价2800~2830元/吨,周环比上涨10~20元/吨。
东北基层销售进度加快
春节前基层变现较为积极,“地趴粮”持续销售,前期流出量大的地区潮粮已临近见底,黑龙江东部、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地区尤为显著,其中黑龙江西部粮源持续流入吉林。近期东北产区渠道建库及中储粮补库行为导致市场供给分流,用粮企业收购意愿偏强,市场价格稳中有涨。春节临近,预计本周基层购销基本结束,因担忧节后天气回暖难以存储,节前“地趴粮”集中销售行为较多。
北方玉米消费依赖加工
临近春节,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终端企业采购平缓,深加工产品厂家报价多数稳定,部分小幅波动。预计春节假期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停产、减产增多。
目前,以当地三等玉米挂牌价估算,黑龙江西部每生产1吨玉米酒精理论亏损持平于185元,吉林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增加至71元,山东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降低至174元。不过,春节前企业开工率维持偏高状态,且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也是支撑当地粮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口谷物规模不断累积
自2021年底以来,我国进口谷物规模正在不断累积。虽然202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玉米与美玉米进口完税成本之间的价差已明显缩小,但基于进口利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买入进口谷物的传闻不断。
据了解,目前仅美国谷物尚未装船的数量已经近1000万吨。从此前买船船期来看,乌克兰玉米和法国小麦将集中在今年上半年到货,叠加部分美国谷物,规模有望超过1000万吨。
虽然我国持续买入进口谷物的消息有利于国内库存的建立,防止粮价过度波动,但对于国际市场而言,阶段性集中采购始终是提振国际市场粮价的一个要素。若叠加近期南美天气炒作和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春节后国际粮价可能继续高位震荡,继而影响短期市场心态,在国内玉米已然迈向市场化、与国际市场关联性增强的背景下值得密切关注。
节后将呈供需双增局面
对于春节后的玉米市场走势,短期来看,将会呈现供需双增的格局。供应方面,春节过后,东北地区仍面临“地趴粮”的销售,华北产区部分农户也会有一个售粮高峰,产区在4月份之前农户的余粮基本上要销售完毕。从2021年10月份新玉米上市开始,截至2022年1月20日,产区农户已完成50%左右的销售,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春节之后到4月份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供应压力相对节前较大。
从需求方面来看,贸易商将迎来建中长期库存的机会,预计收购意愿较节前会大大提升。另外,下游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节后有补库需求,深加工企业也有备较长时间库存的意愿。预计玉米价格在多空因素博弈中将会稳中小幅震荡。
这期间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各收粮企业春节放假时间安排;二是关注雨雪过后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对潮粮的影响。(来源:粮油市场报)
如今年前米企大米销售已进入了扫尾阶段,对原粮的需求逐渐减弱,大部分产区已处于停收的状态,收购主体减少,届时稻价也逐渐失去支撑,特别是中晚籼稻托市即将结束。针对于节后市场各个品种购销情况,稻价或呈涨跌互现的格局,具体分析如下:
稻价持续弱势运行
东北产区稻价持续低位震荡运行,鲜有上涨行情出现。圆粒水稻方面,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启动稻谷托市工作,根据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粳稻3355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008万吨,市场基层粮源不断下降,包括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将陈圆粒水稻拍卖底价也不同程度的上调,届时圆粒水稻将处于易涨难跌的行情。 长粒水稻以及细长粒、黑水稻价格行情市场也极为关注,但今年与往年行情不同,节日备货未刺激稻价走高反而出现下跌。其中长粒水稻绥粳18品种部分地区农户售价已低于圆粒水稻,这是历年罕见的。针对于后市大米消费量有限加之市场仍有19以及20年产原粮流通,至少在2月底前上涨的势头不高。黑水稻因21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高温影响品质下降,市场占有率低的利空因素影响,前景不够乐观,近日包括优质品种如黑珍珠、黑耀石等品种稻价也在下行中。江苏产区晚粳稻价冲高回落,年底售粮积极性增强,稻价走低,基层收购价格不高于1.4元/斤,针对于后期该省份还有少量的补库工作未完成,加之该省份整体存粮量低于东北,综合农户种植成本,将是两极分化,优质优价的格局。
1月31日中晚籼稻托市工作将全面结束,预计托市总量难超过300万吨,但今年各地方储备库以及省级储备量较大,价格较高,也使得部分区域未启动托市工作。针对于后市,2021年产稻价要远低于2020年产原粮,因此农户惜售心理较重,低价售粮意愿不高,当前部分产区质量好丰两优稻谷现货价格仍在1.29-1.3元/斤,高于托市价。另外从中储粮各地轮换的19年产中晚籼稻底价来看,散粮仓内车板价多在1.25-1.27元/斤,部分地区在此价格基层上还有溢价成交,因此21年产中晚籼稻价格还将高于托市价运行。
糯稻持续弱势
2021年产糯稻自上市已购销四个月,前几个月行情一直不温不火,进入一月份东北产区涌入了大量的贸易商进行抄底。当前仍在持续进行,但整体对糯稻价格提振非常有限,圆粒型糯稻基层收购价格在1-1.15元/斤之间,具体行情根据质量定价,此价格对农户来说基本是亏损状态。针对后市,市场余粮量仍较多,后期稻价触底反弹的概率比较低或持续维持弱势运行,不单单是东北产区有大量的库存,其他产区江苏、安徽产区贸易商也有囤粮。截至到上周,江苏苏北地区圆粒糯稻9925品种到厂价格在1.38元/斤,出米率70%,变白率90%,米企采购积极性不高。节后还将有进口糯米也将陆续到港,正月十五用米备货已结束,市场下一个需求周期将是端午了,市场缺乏支撑。
托市价有望上调
2022年小麦最低保护价已于10月份公布,2022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接下来农户更为关心稻谷的最低保护价如何进行调整,1月20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针对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农民外出就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面临很大压力,在口粮方面,重点是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民更多分享政策红利,由此可见2022年稻谷最低保护价将大概率上调。基于粳稻占总库存量比重比较高,籼稻最低保护价上调概率较大,粳稻或将维稳。(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春节临近,仍在购销的贸易商已然不多,但振奋市场的消息时有传出,令弱势运行的大豆价格再次逆袭。随着期货价格的减仓上行,市场再次提振。那么春节后大豆市场还会有更大的转机吗?下面聊聊大豆的行情。
省储第二批补库价格上涨
为了加大收购力度,1月24日黑龙江省储第二批补库收购价格再做调整,讷河拉哈粮库收购价格调整为3.10元/斤,距离上一次收购仅仅8天价格便上调0.10元/斤。随着讷河拉哈粮库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户挺价心理愈发增强,毛粮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以绥化为例毛粮收购价格在3.00元/斤左右。部分看好后市的贸易商仍在收购,但收购艰难。值此清淡时节,省储收购价格的上调再次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市场提供了积极信号。
大豆减产利多豆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大豆单产13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2.3公斤/亩,下降1.8%;大豆总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利多大豆价格,外加从上市到当前阶段,直属库收购入库及销区大豆的采购,基层粮源愈发减少,且好粮不多,后期贸易商收购更加艰难,若农户一味挺价,豆价难以大跌。
南北产区贸易商库存不多
据调研南北产区大豆整体库存及余粮不多,这为后期大豆价格上涨奠定基层。首先东北产区贸易商库存1000吨以上并不多,东部地区、齐齐哈尔及绥化地区部分少量贸易商库存可达1000吨以上,个别贸易商库存2000-3000吨左右甚至5000吨,大部分贸易商库存较少或是已无库存。而粮源方面,随着直属库收购的持续进行,东北产区基层粮源多数在3-4成。关内大豆基层粮源不少,但好粮不多。其中山东2021年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且减产,基层好粮很少。目前山东地区市场上主要以流通东北豆为主。
其次,南方河南前期水患,本就种植面积极少,水灾之后好粮更是少之又少。贸易商手中库存普遍不多,目前前期库存大豆多数水分偏大,但因疫情原因外发不畅,前期高价收购的贸易商已然亏损状态,若留到年后或将出现红眼或是霉变情况。安徽大豆部分地区贸易商前期库存已经低价销售,但仍有贸易商有少量前期库存,同河南大豆一样,前期库存大豆水分偏大,或有泥花脸,外观形象不佳,目前优质大豆价格不低且较难收购。江苏部分地区贸易商普遍库存在200-300吨左右,极个别贸易商库存达1000吨左右。徐州贾汪黑脐前期有水泡情况,贸易商筛粮成本增加,临近年关找车困难,需求端没有要货。湖北多数地区基层粮源殆尽,部分粮源在中间商手中,贸易商库存普遍偏低,库存达1000吨以上者实属少数。最后整体来看今年春节前的需求端普遍按需少量采购,库存不多,且产区贸易商因走货不佳普遍停工较早,再加上春节长假,经过一段的消耗需求端节后补库需求或将旺盛,届时库存不多的南北贸易商面对惜售的农户,豆价或将稳中有升。
期价继续走高再添利好因素
连盘豆一期货主力a2203合约上周周线收光头阳线,最高点6000点,周一继续减仓上涨期价一举突破6050点,直逼上月的最高点6137点,昨日最高价为6142点,晚盘再次拉升最高6242点。目前期价以开仓上涨为主,价格仍在拉升但已经连续上涨8个交易日,上方阻力6248点附近。建议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不要盲目追涨观望为主。
综上所述,节后农户便面临包地及购买种子的选择,在2022年“增大豆,稳玉米” 政策的指引下,为了保障种植面积,各地方将加大大豆补贴以及轮作补贴的宣传,同时大豆现货价格也将以稳为主,否则无法保证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春季后届时国家队或将再次出手,外加需求端补库需求的推动及期货价格的企稳等利多因素,大豆价格或将稳中有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或将增加,但港口管控严格对国产豆冲击有限。近期需继续关注中储粮拍卖情况及省储国产收购价格动态。(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2021年,吉林省在中央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下,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上的新突破,达到了807.84亿斤。在吉林人民庆丰收、过大年的喜悦时刻,2022年1月20日,又迎来了吉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让中国人饭碗多装吉林粮,”这是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会议上作出的庄严承诺。
2021年,吉林省粮食取得了历史上的好成绩,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省第一位;全省保护性耕作面积增长55.2%;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年增加2.5倍。
今年工作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全面启动“千亿斤粮”生产工程,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精心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保障粮食播种面积。今年要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全省安排的3000万亩保护性耕作、1500万亩深松任务,已经分解到各县(市、区)。今年全省要新建棚室2.5万亩;新建或提升绿水长廊1000公里以上。据2021年统计,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高于全国平均20个百分点;全省要解决好种子这个农业“芯片”问题,促进“育繁推”一体化。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更好为农业发展赋能。
二要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全链化、产品高端化、品牌驰名化,推动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打造全国人民的粮仓肉库、中央厨房、食品加工厂。去年,吉林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户。
三要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支持重点帮扶地区发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近年来,全省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到2024年要培训农村网络主播1.5万人,农村电商服务站达到1000个。对于已经摘帽的脱贫县,要细化实化5年过渡期帮扶政策,开展好政策效果评估,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四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大污染治理修复力度,让农村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生活越来越富。今年打造1000个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干净人家20万户,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向庭院延伸、由村村干净向户户干净转变。今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完成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100条。
五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整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尽快在省内确定1—2个县,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现在吉林省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2.6%,今年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试点,有序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全省经营性资产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要力争全面实施折股量化。要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成果,用活“林权抵押”“粮易担”等金融产品,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六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紧密结合开展“基层治理年”活动,持续强化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引导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促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作风,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来源:中国农网)
2022年1月28日 单位:元/吨
品种 | 等级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价 | 品种 | 等级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价 |
玉米 | 三等 | 2440 | 2380 | 2410 | 大米 | 标一 | 5000 | 4600 | 4800 |
大豆 | 三等 | 6000 | 5900 | 5950 | 水稻 | 三等 | 4800 | 4500 | 4600 |
(以上价格为收购价)
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图
价格类型 | 12月8日 | 12月17日 | 12月29日 | 1月7日 | 1月19日 | 1月28日 |
吉林玉米车板价 (元/吨) | 2440 | 2470 | 2460 | 2450 | 2450 | 2460 |
大连港平舱价 (元/吨) | 2680 | 2660 | 2660 | 2660 | 2680 | 2680 |
广东港口交货价(元/吨) | 2880 | 2830 | 2830 | 2800 | 2800 | 2820 |
大商所C2203 结算价(元/吨) | 2675 | 2692 | 2632 | 2650 | 2689 | 2729 |
CBOT2203收盘价 结算价(元/吨) | 584 | 588 | 604 | 605.5 | 593 | 624 |
美国墨西哥湾FOB价(美元/吨) | 270 | 270 | 275 | 277 | 281 | 290 |
美国到中国粮船 运费(美元/吨) | 66 | 66 | 61 | 60 | 60 | 59 |
美国玉米到华进口报价(元/吨) | 2450 | 2462 | 2495 | 2479 | 2507 | 2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