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最低达到3820元/吨
近期,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最低已经降至3820元/吨,显示市场供应过剩的现象。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国内主流油厂43%蛋白豆粕的成交均价为3973元/吨,较8月底的高点下跌了超过1080元/吨,跌幅达到了21.37%。同比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超过了1140元/吨,达到了22.34%。价格已经全面跌破4000元/吨大关。此外,根据区域来看,江苏、山东和广东等地的豆粕价格已经跌破了3900元/吨,而华北、华中、福建和广西粕价也正在向3900元逼近,只有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地的豆粕价格仍然在4100元高位徘徊。
豆粕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供应过剩,饲料厂库存逐渐增加。近期,随着前期延迟的巴西大豆陆续到达中国港口,到港大豆数量相对集中,部分工厂因大豆短缺导致的减产和停机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压榨量开始恢复,豆粕产量也随之增加。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达到了4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0万吨。由于大豆到港量高于压榨量,库存已连续第五周增长。而且根据船期监测统计,11月至12月到港的进口大豆数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国内大豆供应将进一步宽松。
玉米价格仍在下降,最低降至2400元/吨
与豆粕不同,玉米价格也在持续下降,最低已经降至2400元/吨。在11月经历短暂小幅反弹后,玉米价格再度面临下滑局面。东北地区的黑蒙吉辽等省份玉米价格继续走低,收购价在2300-2550元/吨,日跌幅在10-30元/吨;黄淮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玉米价格相对稳定,收购价分别在2590-2800元/吨和2740-2920元/吨;港口地区的玉米价格有小幅下调,价格在2590-2700元/吨,下跌幅度在10元/吨。
玉米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丰产和需求疲软。目前,全国各地玉米生产量较为丰富,供应充足,而需求相对较弱,导致价格持续下跌。此外,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次拍卖的库存进口玉米底价下调了50至100元/吨。这次拍卖的数量为22万吨,成交量近5万吨,成交率在22%左右,许多地方都以底价成交。
冬季备货提醒
面对豆粕和玉米价格双双下跌的市场形势,泽牧久远提醒广大养殖户和饲料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好适时备货的机会。冬季是养殖业的传统旺季,而年底是饲料需求高峰期,因此合理备货至关重要。借低价时机适量补充豆粕和玉米等饲料原料的库存,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
近期,豆粕和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市场现象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豆粕价格全面跌破4000元/吨大关,最低为3820元/吨,主要因为市场供应过于饱和,大豆供应逐渐宽松。与此同时,玉米价格也面临下跌压力,最低下降到了2400元/吨,丰产和需求疲软是导致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养殖户和饲料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把握时机进行备货,以应对冬季和年底的到来。只有及时掌握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规划饲料原料采购,才能够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监测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也是应对行业波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走势,进行科学决策,做好风险管理,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