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粮油信息2022年第9期(市场期刊)


发布时间: 2022-07-10   来源:本站 

 2022年第9期   总第647

  

市场简讯1

市场分析2

玉米市场翻牌前 仍有压力释放2

市场动态4

国际米市“涨”声难起 有利于我国米价稳定4

吉林大米6

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企业家座谈会在长春召开6

热点聚焦8

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8

价格行情9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价格行情9

玉米价格统计10

市场简讯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丛亮赴中储粮集团公司调研座谈    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丛亮赴中储粮集团公司调研,与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就共同做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座谈交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中储粮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吉林大米品牌跃升政银担座谈会    为切实解决大米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信用担保和金融支持力度,按照韩福春副省长在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企业家座谈会上的指示要求,7月5日上午,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召开吉林大米品牌跃升政银担座谈会。冯喜亮局长参加会议,并与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省农担公司、省粮食行业协会等14家单位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吉林省德惠市积极推进玉米保护性耕作苗期深松作业    7月3日一大早,德惠市鑫磊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张磊便来到自家的田地里,查看苗期深松的效果。近年来,德惠市积极推进玉米保护性耕作苗期深松作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深松地块已完成近20万亩。苗期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既有利于保墒、散墒、提高地温,又有利于加快秸秆的腐烂,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空间,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让这一技术在种植大户间迅速推广。

我国夏粮收购进度快价格稳    当前我国夏粮收购已进入集中上市阶段,总体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的特点。截至6月3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2934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收购油菜籽66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江苏收购进度已过70%,安徽、湖北收购进度过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正集中大量上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的新麦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显示,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价格上,目前主产区新麦收购均价每斤1.55元左右,同比高0.3元左右;油菜籽收购价格为3-3.6元,同比高0.4-0.9元。此外,粮食贸易、加工、储备等企业采购意愿较强,入市积极、购销活跃。

市场分析

玉米市场翻牌前 仍有压力释放

近期玉米期货市场大幅回落,现货市场心态疲弱,饲料企业进入观望状态,仅维持刚需补库,粮源流动性差,而高温潮湿的天气造成玉米储存压力增加,部分贸易商顺势出货,玉米收购价格有所下调。截至本周一国内玉米现货均价为2856.11元/吨,环比下降7.74元/吨。目前国内基层余粮已经见底、供需缺口尚在、叠加进口谷物以及小麦价格高位运行,预计7月玉米价格不存在大跌的风险。

  玉米基本面

  1 新年度产销缺口仍大

  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23年度我国玉米总产量2.73亿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但饲用消费稳中有增,预计2022/23年度玉米总消费2.91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0%。国际玉米价格高企将抑制中国玉米进口,预计2022/23年度进口量180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0.0%。

  2 进口量同比减少

  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2835万吨。其中,美国占69.94%,乌克兰占29.05%。2022年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乌克兰玉米出口受阻,美国成为我国的最大玉米进口国。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208万吨,同比减少34.1%。1-5月玉米进口量总计为1139万吨,同比下滑2.9%。

  3 进口谷物量有增有减

  由于近年来玉米供需相对偏紧且玉米价格持续高企,为了满足国内饲用需求,替代谷物进口量也出现明显增加。不过今年1-5个月谷物进口量走势却有所不同,其中高粱进口量同比明显增长、大麦进口量同比下降。据海关总署总计为508万吨,同比增加37.8%。5月大麦进口量为80万吨,同比减少28%。1-5月大麦进口量总计为333万吨,同比下滑28.4%。

  4 基层粮源见底 贸易粮存粮不低

  随着东北产区基层粮源不断消耗,大部分粮源主要集中在中大型贸易商手中,由于贸易商资金压力较小,贸易商挺价销售情绪偏强。华北产区基层余粮普遍同比偏多,余粮两成左右,虽然麦收期间华北贸易商陆续开始为小麦收购做准备,但出货速度相对稳定,并未出现短期井喷式供应。业内预估主产区贸易库存不低于3000万吨。

  5 小麦跌价 替代效应隐约可见

  今年新麦上市后,市场价格快速高开上涨,小麦整体质量、产量较高,市场供应充足,而入夏后面粉处于需求淡季,制粉企业高价收购积极性不高,同时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影响小麦市场流通以及制粉企业收购节奏,对市场价格形成利空影响,麦价持续下跌。目前大多数饲料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但小麦玉米价差回落到150元左右,部分大型饲料企业已经下新麦订单,对玉米的采购需求减弱。

  6 玉米需求

  养殖方面,今年二季度起,国内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效果体现,猪价上涨带动养殖利润由负转正,有利于饲料需求。据统计2022年1-5月饲料总产量同比降0.9%,猪料产量同比降2.55%。当前生猪存栏对猪料需求的影响较大,虽然生猪供应仍在下降通道,意味着下半年生猪养殖利润有利饲料需求改善;此外禽类养殖利润转正,也有利饲料消费。饲料消费的预期好转,同样对原料玉米的需求有利。深加工方面,夏季为玉米深加工产品消费旺季。随着天气升高,深加工市场消费陆续进入旺季,处于去库存阶段。2022年的疫情蔓延使得深加工产品库存不断累积,,随着疫情陆续好转,下游消费也有起色,深加工产品去化速度加快,利于库存玉米的消耗。

总的来看,国内市场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余粮逐步减少,下游养殖需求不振,饲料企业增加替代谷物库存,玉米备库需求被抑,缺乏利多刺激现货压力进一步释放。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供需格局的预期仍不会有太多改善,在需求回升逐渐回升、种植成本及进口成本、小麦等替代品价格维持高位等利多支撑下,中长期玉米价格大概率维持高位偏强震荡走势。(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市场动态

国际米市“涨”声难起 有利于我国米价稳定

今年春节以来,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小麦等粮油品种价格出现较大涨幅,但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涨幅不大,总体仍呈震荡走势。

国际大米市场波动幅度不大

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下,今年前5个月国际大米市场涨幅不大,5月下旬后,除巴基斯坦外,其他主要大米出口国米价均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联合国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从1月份的101.4点,上涨至5月份的109.2点,累计涨幅7.8个点,虽然看上去上涨趋势不错,但实际上国际大米价格同比仍然下跌1.2%,仍是粮食作物中走得较弱的品种。

国际大米价格自去年3月份连续下跌至去年年底,价格一度下跌27.5%。今年前5个月大米价格上涨是在全球粮价大涨后的跟涨,也是去年连续下跌后的一种反弹,今年国际大米价格最高点距2020年的高点还有较大差距。作为大米主要出口国,印度、越南的大米出口价格波动幅度并不大;泰国大米前期一度涨势较好,但6月份以来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只有巴基斯坦后来居上,年初以来大米最大涨幅达20%左右。

上周,泰国5%破碎率白米报427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4美元/吨,较年初上涨8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回落41美元/吨,年内涨幅已基本回吐;25%破碎率白米报423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4美元/吨,较年初上涨12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回落41美元/吨;白碎米报410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6美元/吨,较年初上涨27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回落42美元/吨。

越南5%破碎率白米报418~422美元/吨,周环比下跌5美元/吨,较年初上涨25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回落5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报403~407美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20美元/吨,仍处于年内最高点附近。

印度5%破碎率白米报338~342美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5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回落5美元/吨,年内上下波动幅度不大;25%破碎率白米报323~327美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5美元/吨,仍处于年内最高点附近,年内上下波动幅度最小。

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报413~417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较年初上涨65美元/吨,仍处于年内最高点附近;25%破碎率白米报397~401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较年初上涨69美元/吨,是年内涨幅最大的品种之一。

国际大米市场为何“涨”声难起

供应形势较好。近年来,全球主要大米生产国对大米生产均十分重视,产量连年增加,供应形势持续向好。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2亿吨,虽较上年度减少0.2%,但期末库存仍保持在1.92亿吨的高位,库存消费比达到36.4%。美国农业部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066亿吨,为创纪录水平。由于供应充足,国际大米市场难以走出大的行情。

主要出口国之间竞争激烈。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主要大米出口国产量均增。

预计2022/2023年度印度大米产量为1.30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84万吨;泰国产量1980万吨,增加15万吨;越南产量2740万吨,增加7万吨;巴基斯坦产量890万吨,增加20万吨。由于各主要大米出口国产量增加,因此出口竞争激烈,均不敢轻易提价,以免市场份额减少。各主要大米出口国只有继续维持较低的出口价格,才能吸引买家,达到增加大米出口的预期。印度今年大米价格表现确实非常稳定,由于其出口占全球的四成左右,使得国际大米市场难以掀起波浪,价格仍然处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低位。泰国大米年初虽然一度涨势较好,但出口明显受到影响,6月份以后价格出现较大回落,基本将年初以来的涨幅回吐。由于印度等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产量增加,出口压力较大,增加了国际大米市场的供给,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不但难以上涨,且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持续增加大米进口量,成为国际大米市场的“稳定器”,使得国际大米价格免于大幅下跌。

主要出口国货币贬值。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和美联储加息缩表影响,主要大米出口国的汇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泰国泰铢自2021年以来持续贬值,至今年6月已累计贬值16%。今年以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并不断刷新历史低点,从年初至6月23日,卢比兑美元汇率下跌5%左右,再创新低。今年越南盾也持续走低。由于国际大米价格以美元为计价单位,主要大米出口国货币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米价格不得不承受较大的下跌压力。

主要大米进口国自给率较高。大米主要生产国、消费国以亚洲国家为主,大米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的九成以上。我国2021年大米进口量高达496万吨,再创历史纪录,是全球第一大米进口国,但我国大米产量常年高于消费量,大米库存占全球的60%以上,足够保障全国人民一年以上的口粮,2021年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的比例不到4%,若以精米计算,则不到2%。菲律宾大米进口量320万吨,但产量和消费量之比也达到82%。即使其他粮食品种基本靠进口的日本,其大米的自给率也多年保持在高位。由于主要大米进口国高度自给,大米进口相对更加理性。

当前,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形势依然较好,在没有人为干预 (如主要大米出口国暂停出口、联合提价等)的情况下,预计短期仍难以出现大的上涨行情,对国内稻米市场而言,竞争优势仍将较大。因此,预计短期我国大米进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这将有助于我国稻米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来源:粮油市场报)

吉林大米

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企业家座谈会在长春召开

6月30日下午,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企业家座谈会在省政府312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李继东副秘书长主持,韩福春副省长参加会议,并与松粮集团、松江佰顺米业等7家大米生产企业负责人就如何加快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实现整体跃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省粮食和储备局冯喜亮局长、省农业农村厅麦朝副厅长、省商务厅孟庆宇一级巡视员、省农科院郭中校副院长参加座谈。

    会上,省粮食和储备局介绍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情况,并解读《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实施方案》。各大米生产企业围绕品牌打造,分别从种子选育、基地建设、渠道开拓、销售价格、环保要求等各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吉林大米品牌打造给吉林省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随着品牌建设深入推进,省内稻米产业得到了质的飞跃,企业种植基地面积逐年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销售渠道大幅拓展,企业效益显著增加,提升了产业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家们建议品牌打造需要“两个转变”,一是从政府的角度,顶层设计应由虚向实转变,由单纯的吉林大米品牌宣传,向区域性品牌、企业品牌延伸;二是从企业的角度,品牌打造应该由实向虚转变,要舍得投入,加强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宣传。省直有关部门从种子研发、种植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汇报了各自做法,并对跃升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韩福春副省长向企业家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企业关切问题进行了现场部署。他表示,农产品也要做品牌,要用品牌引领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要做大做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这些年,省粮食和储备局坚持以“五个一”为抓手,创品牌、建联盟、制标准、搭平台、拓渠道,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效。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吉林大米”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但与老百姓的需求和预期目标仍有差距,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推动实现吉林大米品牌整体跃升。他强调,要做强吉林大米品牌,一要坚持把种子做好,二要把种植基地管好,三要突出企业主体,四要把“白金名片”叫响擦亮,五要抓好品牌宣传,六要学好营销这门课。根据企业家提出的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他要求尽快召开金融机构协调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省粮食和储备局孙浩明副局长、张长城二级巡视员和大米产业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松原粮食集团总裁宝蒙权、松江佰顺米业董事长赵明柱、裕丰米业董事长盛发、柳河国信社稷尚品农业总经理侯正发、吉林省品牌产品农业董事长鲁贺、长春晟华农业科技董事长李华靓、彦之稻米业顾问冯彦参加座谈。

(来源: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热点聚焦

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多产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我国2.3亿农户承担着全国14亿多人吃饱饭、吃好饭的重任。农民要多种粮、种好粮,以良田为基础,用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才能确保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民要多种粮,中国人的饭碗里才能多装中国粮。近两年,随着国际国内粮价的大幅上涨,加之农业补贴高,种粮收益较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出现了农民争地种粮的现象。除了现有耕地外,一些地方农民充分利用撂荒地、盐碱地、丘陵山区坡地、废弃的宅基地,种植适宜的粮食作物,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把“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变为丰产田,把“望天田”变为高产田,甚至把屋前屋后的“方寸田”变为增产田。

农民要多种粮、种好粮,关键要选良种。俗话说,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选种直接关系种粮收益,种子不同,产品品质、产量差距大,价格也泾渭分明。近年来,我国育种水平不断提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高产典型不断涌现,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种地选良种,良种还需良技良机配套。从良技看,近年来我国广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豆玉米轮作套种技术、密植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有效促进粮食增产。例如,大豆玉米轮作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重茬种植造成的减产问题。这是因为,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根瘤菌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大豆茬种玉米比多年连作玉米平均增产7%至11%。从良机看,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基本实现了“机器换人”,良田良种良技良机配套,粮食增产效果明显。

如今,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仍居主导地位,耕地细碎化严重,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粮食增产。各地在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规模化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导入小农生产,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农民要多种粮、种好粮,还要确保卖得好。为摆脱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丰收困境”,一些主产区在抓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从“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破题,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增强粮食就地转化能力,推动农民从多种粮、种好粮向“种得好、产得好、卖得好”转型,从卖“原字号”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一些地方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总的来看,种地不仅是体力劳动,更是一种十分烧脑的技术活。如土地耕耘不当、选种不当、田间管理不当、农时选择不准或者对粮食市场把握不准,都可能影响粮食产量,影响粮食收益。以前那些凭经验种地的庄稼“老把式”,也需要持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农民。各地要围绕稳粮保供的目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人才支撑。 (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价格行情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价格行情

2022年7月8日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品种

等级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玉米

三等

2740

2680

2700

大米

标一

4100

3900

4000

大豆

三等

6200

6000

6100

水稻

三等

3100

2900

3000

                                                

                                             (以上价格为收购价)

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图

玉米价格统计

价格类型

2月17日

2月28日

3月9日

6月17日

6月29日

7月8日

吉林玉米车板价

(元/吨)

2490

2520

2640

2790

2790

2750

大连港平舱价

(元/吨)

2700

2720

2760

2810

2810

2810

广东港口交货价(元/吨)

2840

2870

2930

2900

2880

2980

大商所C2207

结算价(元/吨)

2676

2730

2757

2846

2761

2679

CBOT2207收盘价

结算价(元/吨)

643.7

683

750

787.2

761.5

605

美国墨西哥湾FOB价(美元/吨)

299

298

365

336

308

315

美国到中国粮船

运费(美元/吨)

59

58

64

71

69

67

美国玉米到华进口报价(元/吨)

2572

2610

3108

3154

2907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