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脚步悄悄近,玉米市场玩起“静悄悄”。最近啊,这玉米现货价格跟跳蚤似的,上不上、下不下,整个市场稳得像老僧入定,买卖双方你瞅瞅我,我瞄瞄你,谁也不先动手。为啥会这样?咱们细细道来。
先是供应端,农民朋友差不多都“收摊”回家了,手里的玉米棒子大多交给了中间商。这些贸易大佬们,因为之前存粮花了不少银子,现在卖粮那叫一个小心,生怕亏本,尤其是那些想做长线的大佬,更是捂着粮食不撒手,市场上的玉米就显得紧巴巴的,流通起来慢得像蜗牛。
需求那边呢,也是不温不火。夏收时节,饲料厂的玉米库还够吃一阵子,新小麦价格又亲民,比去年便宜了两三毛一斤,用来喂动物还挺划算,一些厂子干脆就多买点小麦。再说那些加工企业,天热机器歇得多,库存也充裕,补货不急;南方那边,进口玉米便宜又方便,自然不愿意多掏钱买国产的,这样一来,需求端对玉米也就不太感冒了。
所以,现在是供应不积极,需求也懒洋洋,玉米市场就像两股力道扯平了一样,不动声色。但别急,风向可能要变了!
贸易商们快腾完仓库了,玉米供应估计要缩缩水,加上渠道里能流通的玉米越来越少,企业库存慢慢消耗,手里有粮的人可就牛气了,特别是进口玉米受限,国产玉米的地位眼看要提升。
这么一分析,到了六月份中下旬,玉米市场很可能就要“扬眉吐气”,开启涨价模式。不过,新小麦价格实惠,用它替代玉米的趋势增强,这可能会给玉米涨价的势头泼点冷水,总而言之,玉米未来虽有上涨潜力,但也不会一飞冲天。
说回眼下的情况,6月3日的玉米价格,那是一片涨跌交错的风景。山东、东北那疙瘩,深加工企业的报价各有千秋,整体还是稳字当头。全国平均价嘛,大约1.159元一斤,山东和东北的均价分别是1.16元和1.168元,地区之间价格有高有低,玉米外运也是波澜起伏。
具体到地方,东北的开鲁玉王、绥化昊天价格微降,而山东这边,晨鸣淀粉、枣庄恒仁等企业则是小幅上调,总体上山东的玉米报价徘徊在1.13到1.25元一斤之间,真是各有各的算盘,热闹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