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1.3元/斤!东北还在硬扛,山东玉米倒先撑不住了!出啥事了


发布时间: 2023-12-01   来源:新农观 

       玉米还在下跌,这也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但是随着下跌的持续,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本来这轮大降价市场是早有预期的,毕竟天气憋了那么长时间了,卖压爆棚,雪后肯定要大上量,价格肯定就要走跌。

但是市场主要关注的还是东北地区,因为:

       第一,东北的雪大,物流受阻时间较长;

       第二,东北是玉米的头号产区,今年玉米增产,东北压力很大。

而东北玉米也确实跌了,下跌的面积也比较广泛,但是以下跌的幅度来看,至少还不至于到10月份那样的程度。

也就是说,东北市场还在博弈呢。

       但谁也没想到,东北还怎么样呢,山东先挺不住了。

       近几天山东玉米的表现近乎疯狂。

       首先是上量猛增。

        之所以说是猛增,这两天山东玉米到货车数量都在千辆以上,并且在11月29日的时候还创下了本年度到货车数量的新纪录。

        其次,压价太猛。

       山东本来就是“看车下菜碟”,现在车辆猛增,价格自然也就猛落。

       这一落不要紧,已有多家企业的价格跌破了1.3元/斤。

       这直接令市场傻眼了:山东玉米咋了?

       玉米市场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玉米涨跌看山东”,因为山东和东北是我国两大重要玉米产区,东北主要是产区,而且山东除了产玉米,还拥有众多深加工企业,所以既是玉米的产区,也是玉米的销区。

       需求旺盛时,价格就会上涨,并且会影响周边的华北,同时也会增加对东北玉米的需求,进而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不过,疫情这几年,这一说法似乎失效了。山东和东北分别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市场,各自为阵,各自涨跌。

       但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玉米是一盘大棋,变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质。

山东市场看似失去了影响力,但其实是转为另一种更为隐蔽的影响方式,即情绪影响,而且事实也表明,情绪带来的影响要更大。

      所以,这轮山东玉米的超跌,很大程度上就是情绪引发的。

一方面,雪后东北物流逐渐恢复,上量开始增加,基层虽然有一部分粮源确实着急出手,但并不是所有农户都着急卖,有一部分还在抻着。

但是玉米不断下跌,眼看着前期收粮的利润就要没了,贸易商等不及了。

       另一方面,企业更是惯用的套路,上量一增马上大肆压价,更是如鱼得水一般。

所以市场就表现为产区还没怎么样呢,销区却先坐不住了。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这个时候的玉米可谓是腹背受敌,有卖粮情绪的慌乱,还有进口玉米拍卖降价的捣乱,这时候再加上山东玉米的大乱,压力又齐刷刷地给到了东北。

       很多人认为东北虽然大面积下跌,但是总体跌幅还可控,风险预计不大。但当前并不是最危险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将是12月的中上旬。

       一是随着市场博弈的加剧,比的是谁先扛不住,到12月中上旬时也基本有了结果。

       二是老天爷又出招了,但这回没降温,甚至还有回暖的意思。这个时候回暖,这不是要了玉米的命吗?

所以12月中上旬玉米的风险大大增加。

      山东的乱套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玉米还得乱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