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暴跌后重涨,涨价秘密大公开!新季玉米市场机会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9-22   来源:老张侃三农 

新季玉米将大规模上市,不太好的消息是跌价已按时抵达,市场内消极情绪蔓延。

因缘际会下,春玉米延迟上市,贸易商提高销售节奏,深加工企业快速上量,跌价的风率先吹向山东。

接着储备库闻风而动,竞价销售速度趋缓,采购量缓慢提升,部分还在销售的标的降价亏本销售。

面对这样的行情,是按兵不动待时机,还是抓紧售粮稳利润,是大刀阔斧紧采购,还是慢条斯理先观望。

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要准确把握当下行情发展特点,明晰风险点和机会点,方能如游龙入水般赢得市场。

玉米供应压力凸显

春玉米和秋季玉米接连上市,山东供应压力突显,收购价格大幅下跌,价格下跌的表现和原因有:

价格下跌表现。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车辆数激增,5日到货车辆数350台,17日就达到1005台,18日达到峰值1438台。

随着门前到货车辆的增加,收购均价由5日的3030跌到21日的2837,跌幅达193。期间有两次断崖式下跌,分别是7日的3035跌到13日的2949跌幅89和16日的2954跌到21日的2837跌幅117。

价格下跌原因。山东春玉米上市时间推迟,按照正常情况,8月中旬上市,9月初结束,刚好就是错峰上市,能分解春秋两季玉米上市的压力。

但是23年,由于气候原因,玉米上市的时间推迟到9月初,中旬就陆续结束,秋季玉米刚好无缝衔接,这就致使上量激增,价格很难不跌。

根据过往经验,山东深加工企业历来遵循的都是根据到货和需求灵活调价的策略,由企业门前到货车辆统计图和收购均价变化图能清楚看到货增加跌价,到货下降涨价的规律,购销过程的敏感度极高。

若收购价格继续深度下跌,触及到贸易主体的底线,售粮积极性下滑,到货量转跌,行情就能止跌反弹,迎来涨价行情,但这种涨价趋向平衡市,是跌价趋势中的休整。

从收购均价曲线图能看到:19日起,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量下降,玉米收购均价进入平台整理期,价格表现上就是跌势放缓,21日到货量400车,止跌转涨的态势出现。

image.png

image.png

储备销售减量降价

新季玉米上市期临近,各级粮库的轮换销售接近尾声,总体投放量下降,部分储备库为了顺应市场,促成成交,下调拍卖底价,以价换量的意图明显。

投放总量下滑。中储粮竞价销售的场次和拍卖总量同比月初大幅下降,与前期高频次,高成交率相比,数据几近腰斩,反映出轮换节奏趋缓,玉米市场降温。

1日当周开展销售34场,计划销售量467566吨,成交数量405689吨,成交率87%;15日当周开展竞价销售17场,计划销售量249885吨,成交数量99493吨,成交率40%。

同竞价销售投放总量下滑对应的是竞价采购的数量缓幅增加,15日当周采购量85634吨,这周度采购量就达到97731吨,增幅12097吨。

拍卖底价下调。玉米价格大踏步下跌,还在投拍的储备库相继调低拍卖底价,这使本就弱势的行情雪上加霜,收购价格弱势运行的趋势明朗。

辽宁阜新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和鄂尔多斯茂隆粮油有限公司销售2020年二等玉米,茂隆拍卖底价由12日的2890降到2800,跌幅90,阜新拍卖底价由14日的2780降到2760,跌幅20。

通过这番操作,市场的利空影响将加剧,尤其是会改变各类售粮主体的心理,贸易商和储备库的销售积极性增加,甚至采取降价销售策略促进销售。

策略分析

玉米市场风险度和高收益并存,购销过程中不要盲从,要懂得应用策略规避风险,获利获益。

基层农户宜积极售粮。目前,距新粮大规模上市尚有短暂的窗口期,收购价格的下跌底部还有弱支撑,预计整体的行情还有短暂的震荡平台期。

现在手里还有余粮或者新粮的农户,要积极售粮,不要有过分的看涨惜售情绪,先把能看到的利润抓到手里,要知道山东玉米即使经过两轮明显的下跌,均价还是要高于往年同期。

贸易商要谨慎建库。新粮产量增加的预期强烈,加上新陈交接,陈粮价格会向新粮价格靠拢,价格大概率下滑。

所以,新粮还没大规模上市前,不要着急建库,先观望下行情发展,再确定入市时间和选择购销策略,要懂得顺势交易,控制建库过程的成本。

关注行情发展灵活购销。市场的发展是未知的,探求行情发展的趋势,利用短中长线不同的策略,应对不同行情。

看时机和价格,价格没到底,建仓建到山腰最痛苦,最佳的选择是到价格跌到快底部时再进;看行情阶段,行情无非牛市、熊市和横向整理,牛市要抓阶段性高位,熊市要止损,横向要理趋势;看中长期,短期走势的不可预测性高,要赚有把握的钱。

因此,新粮上市初期,新陈衔接还没结束,加上进口玉米投拍量增加,风还没起,浪还没至,行情波动实属正常。

待到新粮全面上市,行情相对平稳,再视情况确定购销策略为时不晚,宜多听市场声音,紧跟市场变化,不宜盲目跟风采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