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粮油信息2022年第2期(市场期刊)


发布时间: 2022-01-20   来源:本站 

市场述评

 2022年第2期   总第640

  

市场简讯 1

市场分析 2

玉米价格涨跌分化 全国均价略降 2

市场动态 3

疫情叠加寒假 节前大米需求难有起色 3

供需报告 6

美国农业部20221月粮油供需预测报告 6

热点聚焦 7

国家统计局:今年我国粮食供给有保障 7

擦亮“优质玉米之都”金招牌 9

价格行情 9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价格行情 9

玉米价格统计 10

市场简讯

农业农村部:2025年粮食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副局长主持会议,有关中省直单位负责同志,省局有关处室、直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在主会场参会。市(州)、县(市、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在分会场参会。(1月10日,省粮食和储备局召开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通报表彰202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总结2021年行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安排2022年工作任务。长春市、辽源市、梅河口市、省储备粮管理公司依次做了交流发言,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喜亮出席会议并讲话。

吉林做强粮食“芯片”    2021年,吉林省粮食获得特大丰收,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增长6.21%,居全国10个粮食大省第一位。近年来,吉林省以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多种举措,切实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其中,省农科院良种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功不可没。2011年至2014年,吉林省完成了水稻品种的第6次更新,产量提高到1040斤/亩。“吉粳816”等品种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吉林省品种完成了第7次更新换代——由高产向高质量转型。良种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吉林省做强粮食“芯片”任重道远。

云天化11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从云天化集团了解到,在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0号》中,云天化集团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战略发展基地——吉林云天化团队自主研发的11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此举开创了云天化种业一次性评审多达11项内容的最新纪录,彰显了云天化种业在全国种业行业中的竞争力。目前,吉林云天化种业板块在研发方面不断注入科技创新元素,每年持续推出不同熟期不同产品线的品种,正在逐步将“云天化科研之树”塑造成“云天化科研之林”,并开创出了2021年“天育108”单品销售额破亿元大关的良好成绩。下一步,吉林云天化种业团队将坚持把研发能力当作核心竞争力,立足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和贴心服务。

市场分析

玉米价格涨跌分化 全国均价略降

1月份玉米市场并未迎来购销活跃期,玉米价格也进入僵持平稳阶段,部分地区价格虽有涨跌调整,但波动幅度很小,并未引起市场趋势性变化。截止到1月12日,全国玉米均价收于2624.50元/吨,较月初降幅在0.23%。

华北地区价格主流偏弱

元旦过后,华北产区基层售粮进度并未有明显提升,但东北地区粮源流入华北地区较多,对本地玉米价格有一定冲击。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持续高位,本地粮价格和购销量难有提升。以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为例,截止到1月12日,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2600-2770元/吨,主流价格较月初略降20-40元/吨。华北地区市场贸易商出货价格较月初主流价格略降20-30元/吨,其中河南地区受疫情影响,贸易商出货价格略涨20元/吨左右。

东北地区潮粮价格略涨

东北地区近期潮粮价格略有上涨,深加工企业近期也有备货需求,部分厂家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受铁路运费调整影响,干粮价格略偏弱,部分地区较1月初下跌10-20元/吨。临近春节,东北地区贸易商以及深加工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储备库存的意向,对当前行情有一定支撑。

产区贸易商谨慎建库

从产区供应情况来看,今年产区各级贸易主体储备意向相对谨慎,其中华北地区贸易商均有少量库存,东北地区部分贸易商1月份开始意向建库,收购谨慎,整体社会贸易商库存量不大。另外,预计春节前东北地区售粮进度能达到5成左右,华北地区多在4成左右。年后的供应压力相对较大,年前整体供需相对平衡,购销双方僵持为主。

下游企业仍有备货补库需求

从下游企业备货情况来看,深加工企业仍有备货需求,库存量不高,尤其是华北地区企业,东北地区企业玉米库存略高,近期企业根据玉米到货量情况窄幅调整价格,东北部分略涨,华北部分略降。饲料企业来看,南方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备货进入尾声,中大型饲料企业基本已做完年前订单,库存备至2月下旬或3月中旬。

节前玉米价格涨跌均有限

总体来看,春节前国内玉米价格主流稳定,下游深加工企业价格涨跌窄幅调整,调整空间预计在20-40元/吨。春节后预计2月份中旬玉米价格维持上涨趋势,月底或止涨回落;3月份随着售粮高峰的来临,玉米价格或再度下行。

(来源:卓越资讯)

市场动态

疫情叠加寒假 节前大米需求难有起色

距离春节仅半个月左右,目前各销区市场大米走货依然没有明显起色。进入1月份以后,国内多地疫情连续散发,天津出现奥密克戎本土病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学校陆续放寒假,多地倡议居民就地过年,预计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减少,节前大米消费需求仍将延续弱势,节后需求也不容乐观。

中晚稻市场化收购慢于上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1月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1345万吨。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512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201万吨;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2695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897万吨。

截至1月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数量同比增加137万吨,累计收购粳稻数量同比增加443万吨,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同比增加931万吨。中晚稻收购进度同比偏快,主要体现在托市收购量明显增加。剔除托市收购数量后,加工企业收购数量有所减少。

以东北粳稻为例,加工企业收购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疲软。本年度需求疲软导致行业整体开机水平下降,部分企业表示,2021年全年平均开机率同比减半。企业建立库存意愿不强,多根据订单生产,随用随采,对市场粮源的吸纳有限。二是中间环节存粮减少。黑龙江新稻灌浆期间持续高温导致大米品质差、出米率低,加工产出减少,同时原煤价格上涨导致烘干成本增加,中间环节利润受到挤压,收购量同比锐减。三是无利可图,加工企业缺乏收购积极性。黑龙江佳木斯地区2020年产稻谷陈米出厂价3200~3400元/吨,相比新米3800元/吨优势明显,企业加工新米微利甚至倒挂,依靠副产品提价销售才能维持运营。

东北粳稻米价格同比下降

2021/2022年度东北地区粳稻价格同比下降,表现出“优质稻价格降幅大于普通稻、大米价格降幅大于稻谷”的双重特点。2021年春节过后,黑龙江粳稻价格持续走低、农户售粮出现亏损,因此新粮上市后农户存在盼售心理,但普优品种销售差距大,圆粒稻大多因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启动进入国储库,增产的长粒稻和糯稻则遭遇需求“寒冬”,农户急于出手,价格低位运行。

具体来看,托市收购支撑黑龙江圆粒稻价格相对稳定,但长粒稻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据监测,1月12日,黑龙江圆粒稻收购价2640元/吨,同比下降20元/吨;长粒稻2700元/吨,下降280元/吨,二者降幅分别为0.8%、9.4%。吉林、辽宁粳稻收购价略高于最低收购价,但行情仍然偏弱,辽宁短粒稻收购均价2680元/吨,长粒稻收购均价2780元/吨,同比降幅分别为0.7%、1.8%。消费需求不旺压制大米价格,米价跌幅更大。据监测,1月12日,黑龙江圆粒米出厂价3650元/吨,同比下降230元/吨;长粒米出厂价3750元/吨,同比下降930元/吨,二者降幅分别为6.0%、19.9%。

稻谷副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稻谷副产品价格稳中走强。据监测,1月12日,黑龙江鸡西加工企业油糠出厂价22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安徽巢湖2440元/吨,回落40元/吨;江西抚州2620元/吨,上涨20元/吨;湖北荆州2720元/吨,持平。近期,油糠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最主要原因是加工企业开机率维持较低水平,油糠产出减少,供给小于需求,支撑饲用企业和油厂等对油糠的采购价格。与此同时,大米销售不佳,企业加工新米微利甚至倒挂,依靠副产品提价销售才能维持利润。

主产区碎米出厂价格稳中有涨。1月12日,黑龙江鸡西加工企业碎米出厂价2200元/吨,吉林德惠2480元/吨,湖北荆州2900元/吨,江西抚州28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安徽巢湖2500元/吨,上涨80元/吨。预计短期内稻谷副产品价格维持高位,根据市场需求呈现震荡整理走势。

节前大米消费需求仍将走弱

国内稻米市场购销依然疲软,价格稳中有降。北京市场国标三级东北大米批发价4480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国标二级普通安徽粳米批发价412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杭州市场黑龙江产国标一级圆粒大米批发价4700元/吨,黑龙江产国标一级长粒大米批发价5800元/吨,江苏产一级粳米批发价4360元/吨,安徽产国标二级普通粳米批发价4200元/吨,安徽产国标二级晚籼米批发价42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福州市场江苏产一级粳米批发价4400元/吨,安徽产一级晚籼米批发价4240元/吨,国标三级普通东北大米批发价46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采购加快国际米价互有涨跌

因贸易商预计海外采购步伐将会加快,泰国、巴基斯坦大米价格上涨,而印度、越南大米出口需求未见起色,报价回落。据监测,1月12日,泰国5%破碎率大米FOB出口价419美元/吨,周环比上涨22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出口价395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FOB出口价335美元/吨,周环比均回落5美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FOB出口价350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0美元/吨。

泰国、越南大米出口价格走势分化。因贸易商预计海外采购步伐将加快,泰国出口大米价格涨至近3个月最高水平。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2021年1月1日至12月26日期间,大米出口总量为459.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0%。曼谷部分贸易商表示看好2022年海外市场需求,因为部分出口国开始储存大米,预计2022年1月份将有更多的买家询盘。而越南大米需求不旺盛,出口价格下跌,这是自2021年8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2年一季度集装箱供应短缺,导致装运耽搁和运输成本高企的状况可能仍将持续。

泰国、巴基斯坦大米出口价格上涨,进口优势缩小。1月12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60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893元/吨,国内外价差867元/吨,较元旦前扩大33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3103元/吨,国内外价差657元/吨,较上周缩小156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577元/吨,国内外价差1183元/吨,较上周缩小72元/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供需报告

美国农业部20221月粮油供需预测报告

2022年1月美国农业部预计:玉米、大米、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均继续调减,价格上涨,其中大豆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玉米

    美国:预计产量调增135万吨 期末库存调增162万吨

    本月预计2021/202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8394亿吨,比上月预测调增13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49万吨;出口量6160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19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931万吨;国内消费量3.1523亿吨,比上月预测调增203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69万吨(其中用于燃料乙醇消费1.35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820万吨;期末库存3911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增16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775万吨。  

    玉米出口国中,预计2021/2022年度巴西产量为1.1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800万吨,出口量为4300万吨,增加2350万吨;阿根廷产量为54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50万吨,出口量为3900万吨,减少50万吨。

玉米进口国中,预计2021/2022年度日本进口量为156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2万吨;韩国进口量为11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万吨;东南亚国家进口量为174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29万吨。预计2021/2022年度中国进口玉米260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51万吨。

大米

美国:预计产量调减6万吨 期末库存调减5万吨

    本月预计美国2021/2022年度大米产量为609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13万吨;总供给846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1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76万吨;国内消费462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3万吨;贸易量279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9万吨;期末库存105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减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4万吨。

大米出口国中,预计2021/2022年度泰国产量为193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4万吨,出口量650万吨,增加60万吨;越南产量2719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9万吨,出口量650万吨,增加25万吨;印度产量1.2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73万吨,出口量1925万吨,减少92万吨;巴基斯坦产量82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万吨,出口量400万吨,增加12万吨。预计2021/2022年度中国进口大米46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0万吨。

大豆

美国:预计产量调增28万吨 期末库存调增27万吨

    本月预计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产量为1.2071亿吨,比上月预测调增28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96万吨;出口量5579万吨,与上月预测相同,比上年度减少587万吨;国内消费量6279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增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87万吨;期末库存952万吨,比上月预测调增2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3万吨。

大豆出口国中,预计2021/2022年度巴西产量为1.3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00万吨,出口量9400万吨,增加1235万吨;阿根廷产量46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0万吨,出口量485万吨,减少34万吨。预计2021/2022年度中国进口大豆1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4万吨。(来源:粮油市场报)

热点聚焦

国家统计局:今年我国粮食供给有保障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达到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谷物产量居世界第一,籽棉、花生、肉类、茶叶、水果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万吨,增长2.2%;早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长1.9%。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284万吨,增长0.5%;小麦产量13695万吨,增长2.0%;玉米产量27255万吨,增长4.6%;大豆产量1640万吨,下降16.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 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3683万吨,增长7.1%;禽蛋产量3409万吨,下降1.7%。2021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0.5%、4.0%。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2022年我国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巩固?宁吉喆表示,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只要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粮食的供给安全。

宁吉喆指出,今年我国粮食供给有保障,主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上:

一是连年增产基础稳。粮食已经连续18年丰 收。2007–2009年,产量是1万亿斤以上,2010–2011年是1.1万亿斤以上,2012–2014年是1.2万亿斤以上,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就保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供应。

二是库存充足家底厚。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也比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同比增长50%以上。

三是播种面积连年增。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的硬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7%,连续两年增加。2020年,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31,双季复种水平提高,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四是单产增加潜力大。我国粮食单产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随着育种技术等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粮食单产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潜力。据2019年调查,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例超过2/3。通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等,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潜力巨大。

五是政策机制有保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随着各地推进政策进一步落地,农业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抗御国内外各种风险变化。现在国际市场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最关键的是要管好国内自己的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来源:粮油市场报)

擦亮“优质玉米之都”金招牌

1月15日上午,由吉林省四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品四平玉米,过欢乐大年”优质玉米产品展销推介系列活动开幕,活动将持续至1月31日。开幕式现场展播了《金山金海大放异彩》宣传片和《四平玉米公用品牌》规划片,展示了四平玉米产业2021年度十大亮点以及四平玉米的产业优势、品牌定位、发展方向及文化内涵;播放了《寻味·四平玉米》动画片、《品味·四平玉米》宣传片和《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四平玉米主题歌曲音乐电视片,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四平玉米。

为培育壮大玉米产品品牌,吉林省四平市组建了优质玉米产品产销联盟。开幕式上,联盟企业作出联合承诺:坚决保证质量底线、坚决做到诚信经营、坚决扛起品牌使命,树立“好吃、营养、绿色”口碑,打造玉米主食化战略领导者新标杆,擦亮四平市“中国优质玉米之都”金招牌。在品鉴现场,参展的28家企业带来100余种优质玉米产品。甜糯的鲜食玉米、喷香的玉米羊奶、爽口的玉米面条、甘甜的玉米汁,还有爆米花、玉米打糕、玉米脆等小吃零食,让人们大饱口福。(来源:吉林日报)

 

价格行情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价格行情

2022年1月19日                                          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品种

等级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玉米

三等

2430

2370

2400

大米

标一

5000

4600

4800

大豆

三等

6000

5900

5950

水稻

三等

4800

4500

4600

                                                

                                             (以上价格为收购价)

 

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图

 

玉米价格统计

价格类型

11月29日

12月8日

12月17日

12月29日

1月7日

1月19日

吉林玉米车板价

(元/吨)

2440

2440

2470

2460

2450

2450

大连港平舱价

(元/吨)

2680

2680

2660

2660

2660

2680

广东港口交货价(元/吨)

2880

2880

2830

2830

2800

2800

大商所C2203

结算价(元/吨)

2659

2675

2692

2632

2650

2689

CBOT2203收盘价

结算价(元/吨)

589.5

584

588

604

605.5

593

美国墨西哥湾FOB价(美元/吨)

272

270

270

275

277

281

美国到中国粮船

运费(美元/吨)

66

66

66

61

60

60

美国玉米到华进口报价(元/吨)

2416

2450

2462

2495

2479

2507